汉语音韵学

From Phonology

Revision as of 18:07, 3 November 2004 by 219.95.162.10 (Talk)

汉语音韵学是中国独有的一门科学。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通常就称为音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史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其目标为,在汉语方言隋朝唐朝反切系统的基础上,探测古汉语的发音如何,以及古今发音的演变规律。音韵学的研究最注重中古汉语(隋唐)和上古汉语(战国)两个时代。

汉语音韵学最初属于传统的语文学,后来传统语文学发展为汉语语言学,而汉语音韵学也就成为了其中的一门分支学科。

明朝学者陈第最早提出诗经押韵不准是因为当时的发音和现代的不一样;但是清朝顾炎武才是试图分析古代音韵的第一个学者。

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当读书人试图理解古老的典籍时,他们对古代字句读音的猜想和假设就构成了音韵学。古代的例子如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夫自败、败他之殊;……此等或近代始分,或古已有别,相仍积习,有自来矣。余承师说,皆辨析之云云。”几乎同时的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军自败曰败,打破人军曰败。诸记传未见补败反,徐仙民读《左传》,唯一处有此音,又不言自败、败人之别,此其穿凿耳。”根据不同的材料,他们对“败”字的读音和意思就有不同的意见。现代的例子如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根据安南译音、高丽译音等,构拟《切韵指掌图》二等韵带寄生性i、三四等韵α类、β类和γ类各自带由弱到强的颚介音ji、j和i。马伯乐《唐代长安方音》就根据梵语译音批评高本汉的构拟,高氏后来也接受批评,取消二等韵寄生性i,三四等韵α类、β类改成元音的差别。由此可见,音韵学的产生的原因是直接材料的缺乏。因此音韵学的成就也只是求得古代语音的近似值,不等同于欧洲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程度。

Contents

分类

清朝学者将汉语音韵学分为:

  • 古音学:研究先秦时期的上古音
  • 今音学:研究《切韵》为代表的中古音
  • 等韵学:用图表来分析语音的发音原理和类别

现代学者则将汉语音韵学分为:

二者统称为汉语音韵史

研究资料

汉语音韵学主要是通过对古代遗留下来的音韵学资料进行研究。但是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研究起来与其他语言有一些不同。

汉语音韵学研究的资料有:

  • 韵文:包括历代的诗词歌赋
  • 反切、韵书、韵图
  • 现代汉语方言
  • 对音

用途

汉语音韵学最重要的是帮助阅读古代的文献。另外对于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文学史民族学敦煌学中亚学等学科的研究可以提供可靠的资料。

参考书目

  1.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 ISBN 7-100-02644-X
  2. 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ISBN 7-5320-6820-X
  3. 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 ISBN 7-100-01124-8
  4. Baxter, William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Mouton de Gruyter, 1992 ISBN 311012324X
  5. Sagart, Laurent, The Roots of Old Chinese, Benjamin, 1999 ISBN 1556199619
Personal tools